综合新闻

非凡十年|“农”墨重彩绘就菏泽农业农村发展

来源:当代农村财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7日 23:31:28

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坚定扛牢农业大市责任,

深入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使乡村更加生态宜居,村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92个,市级美丽乡村499个。

农民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十年来,菏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10月15日,菏泽“非凡十年”农业农村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菏泽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吴振介绍了相关情况。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5万亩,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3家,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94家,渔业养殖生态健康示范场100处,标准化渔业园区31处,工厂化渔业养殖场2.8万平方米。创建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37个、区域公用品牌4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从2012年169个发展到目前1064个。创建国家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8个,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十年来,菏泽农业农村系统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稳住了农业基本盘,筑牢了三农压舱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年总产由2012年的638.44万吨提高到2021年的787.70万吨,为维护全省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能繁母猪存栏居全省第一位。

坚持绿色标准品牌化发展

积极发展名优养殖、生态渔业、休闲渔业,202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2.4万亩,产量8.04万吨,产值23.96亿元。大力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2021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22.5万亩,今年将再建成132.2万亩,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普及率,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水平,2021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43%,比2012年提高8.45个百分点。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们立足长远、积极谋划,制定了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工计划清单,每季度对工作进展情况督导调度、评议排名,确保落地见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梦蓄势赋能。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持续加大投入,压紧压实责任,采取超常规措施强力推进,到2020年底,全市累计减贫170.15万人,85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出列,14.6万滩区群众圆了安居梦,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脱贫攻坚战胜利后,及时制定印发《中共菏泽市委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设立5年过渡期,继续保持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各项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行防返贫动态监测,开展投入支持衔接、工作机制衔接、产业就业衔接,加快实施产业发展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衔接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依托资源禀赋、市场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畜牧、蔬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在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6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83个。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已建成4个。培育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1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4个。

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下一步,菏泽农业农村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更多菏泽力量。

记者 邢孟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当前生猪生产和供应形势持续向好

下一篇:全国十佳农民丁旦:90后海归奋斗在农村

Copyright © 2021 《当代农村财经》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